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7-07 21:03:37 阅读量:
盛夏骄阳似火,河水湖泊吸引着人们消暑纳凉,然而平静水面之下,潜藏的危险不容忽视。每年暑期都是溺水事故高发期,尤其对青少年儿童构成严重威胁。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神河镇人大迅速行动,组织动员全镇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植根群众、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以“宣传员”、“侦查员”、“监督员”三重身份,织密防溺水安全网络,以坚实行动守护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
化身“宣传员”,安全知识润心田。代表们深知防范之要在“先知”。代表们深入村组社区、校园课堂、街头巷尾,化身防溺水知识的“播种者”。线下,代表们通过面对面、心贴心地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及其监护人,讲解水域危险、自救互救要领。“水深莫测,切莫涉险”、“家长监护一刻不能松”——代表们恳切的叮咛话语,深深植入群众心间。线上阵地同样活跃。代表们依托村组微信群、朋友圈、镇级公众号等平台,高频次推送触目惊心的溺水警示案例和科学实用的自救指南。对农村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代表们更是倾注心力,反复提醒在外务工家长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教育孩子远离水源,保护自身安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全镇上下“人人关心防溺水、共同守护生命安全”的浓厚氛围已然形成。
化身“侦查员”,拉网排查除隐患。筑牢安全屏障,隐患排查是关键一环。代表们积极投身风险水域巡查整治,以“侦查员”的敏锐,深入水库、池塘、河道、沟渠,展开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在东吕路沿线重点区域,代表们一丝不苟:安全警示标识是否清晰完好?应急救援设施(救生圈、长竹竿)是否配备到位?每一次俯身查看,每一次详细记录,都为后续精准整改提供了坚实依据。依托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代表们联合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建立起重点水域“定时+动态”巡查机制。尤其在午后、傍晚等事故高发时段,巡查频次显著加强。“小朋友,这里水下情况复杂,非常危险,快上来!”一旦发现有人在危险水域游泳、嬉戏或垂钓,代表们立即上前,耐心劝导、坚决制止。仅7月初以来,代表们已成功劝离危险水域活动人员十余人次,及时消除潜在险情,将风险化解于萌芽。
化身“监督员”,闭环整改促实效。代表们充分履行法定监督职责,化身紧盯问题整改的“监督员”。他们带着前期排查形成的“问题清单”,到各村(社区)一线,实地核查隐患整改进度:缺失的警示标牌是否补齐?救生设施是否按规范增设到位?对照清单,逐项“销号”,确保隐患见底清零。同时,代表们通过听取镇相关部门专项汇报、查阅工作台账、走访群众了解实效等方式,全面掌握防溺水工作整体落实情况。对于督查中发现的宣传教育覆盖尚有盲区、部分水域巡查力量不足、个别隐患整改进度滞后等短板,代表们直言不讳,提出了诸如“加密重点时段巡查频次”、“强化家校社协同共管”等建设性建议,有力推动了各项防溺水措施从“纸面”落到“地面”,形成“排查-反馈-整改-监督”的严密闭环。
生命重于泰山,防溺未有穷期。下一步,神河镇人大将持续激活人大代表履职动能,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防溺水宣传再深入、巡查再加密、监督再强化,把这项关乎千家万户平安的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在神河大地上筑牢一道坚不可摧、守护生命的“代表屏障”,让人大代表的履职身影,成为人民群众夏日里最安心的守护。
作者:刘伟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