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7-08 17:25:16 阅读量:
端午节当天,常年在外打工的李女士回到家中,惊喜地收到了孩子亲手做的祈福香包。孩子满脸期待又略带羞涩地递过香包:“妈妈,这是我在社区学做的,希望你在外平平安安。”一个小小的香包,不仅承载着孩子对妈妈深深的爱,也见证了留守儿童在社区关心爱护下的点点成长的一个缩影。
“西新社区常住居民近2万人,在组织辖区四级人大代表走访中,群众反映留守儿童、双职工家庭儿童周末无人监管及缺乏兴趣培养等问题,我们及时商议,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个阵地,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工为支撑、以社区志愿者为辅助、以社会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的方式,招募各类专业人才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启迪智慧、培养兴趣、激发潜能的乐园。”县十八届人大代表、城关镇西新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张艳艳说。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代表履职密切联系群众重要平台。近年来,千阳县城关镇西新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在张艳艳的来带动下,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积极收集社区民意,按照“建平台、立项目、引资源、解难题”的思路,推动社区民情民意落地落实。
在西新区社区托管教室里面,千阳县众益社会服务中心负责人刘红梅正在给孩子们打饭。“我们主要为留守儿童和上班族家庭孩子提供校外托管服务,解决他们中、晚餐和课外作业辅导难题。”燕伋小学四年级学生邓语汐已经在社区托管三年多了,成绩从班级中游进步到名列年级前列,让忙于工作的父母很是骄傲。“在社区托管班我可以安安静静学习写作业,疑难问题也随时有老师讲解,爸爸妈妈对我的学习现在非常放心。”“饭菜荤素搭配,价格贴心实惠,既保证了孩子们健康成长,也照顾到了留守儿童经济困难的现状。”刘红梅介绍说。目前众益社会服务中心长期托管儿童43名,根据群众需要,计划后期增加力量,为更多孩子提供托管服务。
王锁莲老人是非遗文化项目千阳剪纸传承人,每逢周六上午,她都会准时到社区“小水滴儿童成长乐园”为孩子们教授千阳剪纸的技巧。“我特别喜欢孩子,用传统剪纸文化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乐趣,让他们开心快乐也是我最大的快乐。”在王老师的指导下,一张张普通的卡纸,在孩子们手中变成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一朵朵漂亮的鲜花,变成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热爱。在社区的号召下,国画老师、书法爱好者、法律明白人、红色故事讲解员等志愿者纷纷走进社区,用他们的才艺特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儿活动,为孩子们绘就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
儿童心理健康疏导、亲子沟通指导、垃圾分类环保公益课、安全急救演练、自然科学展演......社区“小水滴”儿童成长乐园的课表上,每个节假日的活动已排得满满当当,各行各业的社会工作者在这里也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6月6日,科技工作者张军带领孩子们进行一场微观世界的探索之旅。在他的指导下,透过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的纹路、蝴蝶翅膀鳞片的精细结构等微观景象清晰地呈现在孩子们眼前时,他们发出阵阵惊叹。“原来洋葱细胞像一个个小房子呀!”“蝴蝶的翅膀上竟然有鳞片!”孩子们兴奋地观察着微观世界的神奇,热爱科学的种子这一刻也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我是人大代表也是社区支部书记,如何用好社会资源,为群众分忧解难,搞好服务是我的职责所在”。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社区党支部书记张艳艳介绍说:“我们通过日常走访征集微心愿,设立儿童关爱项目,对接慈善组织和行业部门认领服务,形成社区搭台,社会唱戏的局面。”每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慈善协会都会为孩子们捐赠学习用品,提供儿童关爱工作资金支持。团县委、县妇联、县民政局等部门也纷纷走进社区,组织儿童开展红色文化研学、农耕田园体验、儿童权益保护宣讲、青禾课堂等特色活动,携手家长、社区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张艳艳说:“在社区活动中,我们还注重让孩子们参与到交通劝导、环保宣传、关爱老人等活动中来,把服务社会的理念根植孩子心中。未来,社区将继续凝聚各方力量,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让今天被施肥浇水的小树苗,长成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
作者:张 旭 张 建
编辑:赵佳欣
责编:马宁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