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市关口镇闻“汛”而动 筑牢防汛安全堤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7-08 17:32:06 阅读量:

 

主汛期来临,旬阳市关口镇闻“汛”而动,通过压实防汛责任体系、精准预警到户、备足应急力量、全面排查整治、快速灾后恢复等一系列硬核举措,织密防汛安全网,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月30日清晨,关口镇江北村责任人陈兴平就来江北一组何家湾滑坡点的几户村民家中。他仔细检查了屋后山坡的情况,指着墙上张贴的《防灾避险明白卡》,对村民刘荣志叮嘱道:“大伯,这卡上有我的电话,还有转移路线和安置点位置。要是雨大了,听到广播或者接到我电话,啥也别管,按这路线赶紧去江北村村委会安置点!上周演练我们就是这么走的,您还记得路吧?”刘大伯点头应道:“记得记得,你放心,卡我都收好了,有事听招呼!”作为包保江北村32户104人重点户的责任人,陈兴平每天都要巡查一遍,确保预警信息直达“最后一米”。

 

“责任必须落到具体人头上,关键时刻才能顶得上。”关口镇党委书记李翔强调。关口镇严格落实“市-镇-村”三级防汛责任人制度,层层压实责任。其中,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作为村级防汛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辖区防汛工作。为确保责任传导至“神经末梢”,像陈兴平这样的包保责任人(主要由村两委成员、党员、网格员等担任)具体负责网格内重点户的巡查、预警、转移等工作,确保防汛责任压紧压实、落地生根。

关口镇泥沟村党支部书记郭昌锋和几名村干部,正带着铁锹、油锯,冒雨巡查一处位置关键的涵洞。“上周那场强降雨,别看这涵洞不长,一堵上可就麻烦了,下游的田和住户都受影响。我们组织了党员突击队,调来小挖机,20个人轮班干了大半天,清出30多方淤泥和杂物,总算把它彻底疏通了!”郭昌锋指着刚清理完的涵洞说道。入汛以来,关口镇组织镇村干部、应急救援分队200余人次,对全镇1座水库、18.5公里河道、14个地灾点,开展了3轮拉网式排查。“隐患发现一处,台账登记一处,整改销号一处。”郭昌锋介绍,目前已疏通沟渠50余米,加固涵洞33处,清理村道内外挡塌方1200立方米。

 

在关口镇防汛应急物资储备库,工作人员正带着人仔细清点检查物资。“雨靴50余双、应急灯60余支、应急喇叭15个、雨衣30套、棉被50余套…都在这儿,台账清清楚楚,发电机、水泵定期保养,保证随时拉得出、用得上!”老刘拍着胸脯说。关口镇组建了1支50人的镇级综合应急队和10支(每支不少于15人)村级应急分队。入汛以来,关口镇已组织转移避险、应急抢险等实战化演练15场,着力提升队伍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镇村两级建立了“一键调拨”机制,确保首批物资30分钟内就能运抵险情现场。

预警信息的传递同样争分夺秒。关口镇建立了覆盖95%以上常住农户的“镇-村-组-户”四级防汛微信群,确保预警信息5分钟内传达到村组。全镇10个村的10套应急广播每日定时播报,遇紧急情况即时插播。对4名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实行“人盯人”包保,由组长或邻里党员负责电话或上门通知。

 

关口镇镇长杨才伟表示:“防汛是天大的事,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全镇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应急救援队伍全员在岗备勤。对雨情汛情实行密切监测、滚动研判,一旦发现险情征兆,将果断组织转移避险,确保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同时,备汛物资和力量时刻处于临战状态,全力守护好关口百姓的安全。”

据了解,面对上周强降雨,关口镇迅速组织干部群众200余人次投入灾后自救,累计清理道路淤泥10公里,疏通堵塞涵洞沟渠2处,抢排受淹农田400余亩,最大程度保障了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关口镇:刘像明 张镇)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